五華區為非機動車停放精細化管理精準“開方” 文明停車移步到位
作為省會城市主城核心區域,五華區在提升城市品質上下功夫,率先實施非機動車精細化管理整治提升行動,于2024年1月取消了轄區內市政道路55個收費點,非機動車在市政道路實現免費停放。這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
市民能否按照劃分的可停放區域和禁停區域,自覺有序文明停放非機動車?取消收費點后,市場管理轉為行政管理,城管部門、交警部門和屬地街道辦管理的效果如何?重點區域、重要道路的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問題如何整改,怎么形成精細化常態化的管理模式?
記者連日來走訪了五華區非機動車停放管理難度較大的幾個點位,深入采訪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共享單車企業代表、專家學者、市民等,一起探索如何讓非機動車停放有序、文明到位。
現狀
前腳整治后腳回潮
行政管理成本劇增
記者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東門出發,沿西昌路、大觀路、環城西路到人民西路,回到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門。
沿途可以看到,醫院東門、北門兩側人行道上都規劃了禁停區域,設有禁停標識,路口兩端設路障石球防止非機動車上人行道;沿途電動車、共享單車大部分都能停到指定區域,但仍有部分非機動車停放在劃線區域以外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上。有的位置“里三層外三層”地停放,影響市民通行,特別是醫院門口、大觀路上的幼兒園、篆新農貿市場附近,不時可見保安、交警、城管執法人員在引導市民把非機動車停放到指定區域。有著急送病人的人把電動車停在路邊就走,為了不影響通行,城管人員只好用推行或抬行的方式,把電動車挪到一旁的指定區域。
五華區大觀街道城管執法中隊執法人員介紹,這一片區每天非機動車的停放量在2000輛以上,街道抽調14名執法人員分成兩組,每天“早七晚九”在周邊巡邏,負責引導市民規范停車。“管理難度很大,剛清理完的路段,巡邏一圈回來后又會出現新的亂停的電動車、共享單車,特別是在10時到12時、14時到18時這兩個高峰時段。”執法人員坦言,每天不停挪車是一項頗為繁重的“體力勞動”,有時還要面對群眾的不解甚至謾罵。
此外,醫院內部原本設置了非機動車停車場,由于各種原因取消后,街道協調了原春城小學1800平方米地塊用于醫院干部職工停放非機動車。“指定停放點需要步行一段距離才能到醫院,肯定沒直接停醫院門口方便。”執法人員認為,醫院地處核心區,周邊樓宇密集、企業集中、人流量大,每日慕名求醫者和來往市民的非機動車本就不少,再加上1500多名醫護人員的非機動車“外放”,給日常管理增加了數倍壓力。
“醫院附近是最大的管理難點。”五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五華區護國、大觀、豐寧3個屬地街道辦事處分別牽頭,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交警一大隊配合,組建了3支聯合巡查執法隊伍,每日對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大學附屬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周邊分段分區域進行精細化、常態化監督巡查。對初次違規停車的市民發放“違規停車溫馨提示單”,若再次出現違規停放,將對違停非機動車進行拖移。
拖移的非機動車會送到位于王筇路與昆武大道輔道交叉口旁的集中停放點。“拖移的私家非機動車目前不做處罰,只進行口頭教育和普法宣傳。”停放點工作人員介紹,市民取回電動車無需繳納任何費用,但需要攜帶身份證、購車發票和行車證,登記相關信息后簽訂一份非機動車文明停放承諾書。
而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如果未盡到管理責任,城管部門清理拖移違停共享單車后,會約談企業并責令其整改。自4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五華區非機動車集中停放點共接收4639輛非機動車,其中共享單車3323輛、私人車輛1316輛。目前,美團單車已主動與管理方取得聯系,到拖移停放點回收814輛共享單車及共享電動車。
五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人算了一筆賬,取消收費點后,市場管理轉為行政管理,僅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大學附屬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3個點位,每日需投入人員30人以上,安排3輛車清理整治,加上租用拖移車輛、停放點管理等相關費用,每月支出在25萬元以上。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成本劇增,前腳整治、后腳回潮,陷入“惡性循環”,尋找破題之策迫在眉睫。
破題
為精細化管理
開出四劑良方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非機動車輛不斷增加。目前,昆明市主城區范圍內非機動車保有量已超過250萬輛,非機動車已成為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已經是老問題,可以說是頑疾難除。”有專家直言,五華區直面問題、專攻難點,聚焦非機動車停放精細化管理的探索實踐之路必定艱辛,“由亂到治”需要全體市民的支持和配合。
針對重點醫院周邊非機動車管理的問題,五華區相關部門按照疏堵結合、重點整治思路,開出了非機動車停放精細化管理的四劑良方。
第一劑是釋放非機動車停放空間。五華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會同轄區3家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實地對共享單車停放情況進行研究,取消醫院周邊設置的共享單車電子停車區域。對未按要求隨意投放共享單車或共享單車清運不及時的運營企業,第一時間進行監管,并按照市容管理相關規定對運營公司進行約談,釋放有效停車空間。
第二劑是增加非機動車停放場所。對接相關單位、企業,規劃出西園北路一側空地、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周邊原春城小學空地等,用于居民停放非機動車,進一步緩解醫院周邊非機動車停放壓力。同時,多次上門對接醫院,積極動員醫院要求職工將非機動車停放至指定區域,進一步規范非機動車有序停放。
第三劑是規范設置停車設施。統一規劃設置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大學附屬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三大醫院周邊非機動車停放點位標識標牌,明確醫院周邊可停放區域和禁停區域,并合理進行物理隔離,對市民進行指引提示。
第四劑是加強宣傳教育。五華區遵循“說服教育為先、嚴管重處隨后”的原則,采取粘貼“違規停車溫馨提示單”、登記車牌信息的方式對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首次提醒;對無視勸導、二次違停的非機動車,采取聯動拖移方式進行管理,達到“寬嚴相濟”的教育效果,增強群眾自覺規范停放非機動車的文明意識。
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彰顯了政府部門推動整治工作的初心和決心——營造停放有序、文明到位、共建共治優良有序的城市環境。
各方聲音
●共享單車企業
科學調度 釋放停車空間
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五華區范圍內,美團共享騎行用戶停放到指定區域比例達90%以上。針對沒有停放到指定區域的車輛,美團將積極配合政府部門開展工作,安排路面專人進行秩序擺車,將車輛規范停放至指定區域或安排調度司機統一調運至指定區域。同時,采用精確設置并規范停車范圍、漆畫停車框線、安裝停車引導指示牌等方式,合理規劃停車區域,精細化管理共享車輛。
●市民
文明停放 共創良好秩序
“醫院門口‘一位難求’,亂停亂放現象突出。”市民陳先生每隔兩周就要陪家人到醫院復診,他認為停車方便和安全更重要,建議醫院做好內部職工的非機動車管理和引導,并開辟專門區域用于職工和社會車輛停放。
“好秩序需要大家一起維護。”達達快遞的劉師傅表示,希望能在重點路段、重點區域建設立體化非機動車停車場,一樓用于快遞小哥、外賣從業者等“快停快走”,二樓則提供給需要長時間停車的市民。
此外,有市民建議加強宣傳教育,讓違規停車的市民手抄承諾書并在朋友圈等社交平臺發布“集贊”,或是非機動車也參照機動車12分管理,對違停行為進行扣分,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專家
長效管理 打出“組合拳”
昆明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高軍認為,要實現非機動車精細化管理、推進長效治理,需要打好一套“組合拳”。一是拓展停放資源,建議在醫院周邊設立多個集中停放點,在城市繁華區域建設簡單實用的停車設施,納入市、區兩級政府的長遠規劃中,按照時長收費,但適當降低收費標準。二是緊盯共享單車這一管理難點,按照“誰投放誰管理”原則,明確運營單位責任,政府部門做好監督管理。
“市政道路非機動車免費停放這項舉措是政府作出的有力有效的惠民舉措,廣大市民應該共同去維護好、實施好、實踐好這項政策。”昆明市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尹峻認為,應該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相關職能部門在規范管理執法過程中落實批評教育、勸導職能,在市民間形成“有序停放光榮,亂停亂放可恥”的良好社會氛圍。同時,聯合多方力量,督促重點區域、單位做好內部管理,組織醫院、農貿市場等單位、場所的安保力量,聯動整治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問題。
他山之石
疏堵結合創建示范點
在拓展停車資源方面,石家莊市騰出部分機動車停車位、便道用于非機動車停放,并在便道空地按區域劃分外賣停車區、快遞停車區,同時,統籌相關單位將職工非機動車統一引導至內部停車場停放。
針對共享單車管理,廣州市聯和街道建立了共享單車治理監督群,制定每天早晚高峰非機動車巡查方案,將共享單車管理納入對運營企業的日常考核,督促企業建立用戶信用體系和監管措施,加強督促共享單車運營單位和第三方單位提升精細化、常態化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石家莊市還在主城區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點位,開展非機動車停放管理示范點創建工作,并對創建成功的典型事例進行表彰宣傳。(記者唐麗 通訊員張慶圓報道)
- 上一篇:釋放700余個車位 設置專屬停放區 橋西交管有效治理益友商圈 2025/9/23
- 下一篇:北京:“學醫景商”試點非機動車市區共治 2025/9/23